(原标题:莆田眼科大佬苏庆灿股票配资指南,遭遇财富“滑铁卢”)
雷达财经出品文|孟帅 编|深海
身为眼科医疗界风云人物的苏庆灿,遭遇财富大缩水。
2023年,苏庆灿以255亿元身家强势闯入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,成为莆田商帮的耀眼新星。但在今年最新出炉的榜单中,苏庆灿的财富仅剩90亿元。短短两年过去,其身家足足少了165亿元。
回溯过去,这位从莆田走出的眼科大佬,早年毅然抛下“铁饭碗”投身商海。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,在贸易领域积攒下原始资本的苏庆灿,在千禧年后精准捕捉到眼科医疗的蓝海机遇,豪掷3500万元拿下厦门眼科中心。
在他的带领下,华厦眼科一路开疆拓土,逐渐成为眼科医疗赛道的头部玩家之一。然而,如今苏庆灿财富暴跌的背后,折华厦眼科业绩承压的严峻现实。
尽管华厦眼科标榜多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,但其业绩较为依赖华东地区。去年前三季度,华厦眼科营收仅微增2.55%,净利润同比更是缩水近1/4。与龙头爱尔眼科相比,其营收、净利润的规模差距悬殊。
更添变数的是,2023年12月,苏庆灿突遭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留置。后续留置措施虽于2024年6月解除,但据彼时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,其仍被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。此外,华厦眼科招股书披露的79次行政处罚记录,也为公司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。
两年缩水165亿,苏庆灿财富大“跳水”
随着最新一期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的揭晓,全球富豪们的财富排名迎来新一轮的洗牌。在这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“财富大考”中,有人财富一路高歌猛进,也有人身家遭遇大幅缩水。
雷达财经了解到,在今年公布的榜单中,境况不佳的富豪不在少数,共有1260位富豪财富呈现不同程度下滑,177位富豪更是直接跌出榜单。其中,身为厦门眼科医疗界领军人物的苏庆灿,其财富变化较为引人关注。
今年,苏庆灿以90亿元的财富位列总榜第2878名的位次。上一年,苏庆灿在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上的身家高达150亿元。与之相比,苏庆灿的财富在一年时间里缩水了60亿元,排名更是大幅下滑了1162个位次。
而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,苏庆灿的财富下行趋势更加明显。时间回拨至2023年,他首次登上该榜单时,财富高达255亿元,一度闯进总榜第841名的位次。如今,其财富较这一高光时刻已减少165亿元,财富缩水幅度令人咋舌。
苏庆灿连续多年登上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,离不开其一手创办的华厦眼科。据华厦眼科此前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,苏庆灿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,其直接持有公司30.41%的股份。
同时,通过持有公司第一大股东华厦医疗投资(厦门)有限公司84%的股权,苏庆灿控制公司25.58%的股份。据此计算,苏庆灿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55.98%的股份。
此外,苏世华与苏庆灿系兄妹关系,根据苏世华与苏庆灿签署的《一致行动协议》,苏世华系苏庆灿的一致行动人,苏世华直接持有公司300股股份。
同时,苏世华通过华厦投资、厦门涵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厦门鸿浮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厦门昊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厦门禄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厦门博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厦门颂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合计间接持有公司7.02%的股份。因此,兄妹二人合计持股比例达63%。
据了解,此次胡润研究院发布的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,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定格在2025年1月15日。截至4月18日收盘,华厦眼科的最新市值为155.74亿元。按照前述持股比例计算,苏庆灿自身持有华厦眼科的股权对应约87亿元的市值,其与妹妹苏世华合计持有公司的股权对应约98亿元的市值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同样面临财富缩水窘况的眼科大佬,其实不止苏庆灿一位。身为爱尔眼科董事长的陈邦,其财富由上一年的650亿元降至575亿元,缩水75亿元;而担任爱尔眼科副董事长、总经理的李力,其财富也从160亿元降至130亿元,减少30亿元。
不过,由于财富总量的差异,尽管爱尔眼科陈邦财富缩水的规模更大,但其约12%的财富跌幅仍要低于苏庆灿。在今年的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上,苏庆灿的财富跌幅约为43%,胡润研究院因此将他列为跌幅最大的企业家之一。
“半路出家”的莆田眼科大佬
在今年公布的《胡润全球富豪榜》上,苏庆灿的居住地被标注为厦门,但其传奇故事的源头却要追溯到福建莆田。
1969年,苏庆灿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县。诞生在莆田这个商业氛围颇为浓厚的城市,祖辈传承的经商基因如同隐秘的火种,在他血脉中静静蛰伏。
不过,苏庆灿并未选择早早投身商海,而是选择以知识为舟,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迈入了厦门大学的校门。毕业后,苏庆灿捧起了令人艳羡的“铁饭碗”工作。苏庆灿本可安享体制内的平稳人生,但莆商血脉中的经商基因让他难以安于现状。
仅仅工作一年后,苏庆灿便毅然投身商海,开启充满未知的冒险。1993年,经朋友引荐,他进入厦门海沧经贸公司担任经理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岗位上,他不仅充分释放商业才华,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全国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,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苏庆灿也跃跃欲试。1996年,在家人的支持下,27岁的他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贸易公司——厦门市欧陆商贸有限公司,主要经营建筑模板等外贸生意。
然而,创业之路布满荆棘。因为经验不足、市场波动等原因,苏庆灿的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困境。但他没有被挫折击垮,而是化身市场猎手,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,他敏锐地察觉到建筑模板市场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,稳定性不足。
随后,苏庆灿果断转型。天眼查显示,2000年,苏庆灿成立了厦门欧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,专注于鞋子和服饰的代理业务。凭借精准定位与出色运营,公司逐渐站稳脚跟,苏庆灿也借此积攒了一定的财富。
然而,这位商业冒险家的野心从未停歇。2003年,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遇悄然降临。彼时,厦门眼科中心医院进行商业改革,苏庆灿敏锐地意识到,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经过深思熟虑,他豪掷3500万元全部身家参与厦门眼科中心的改制投标。
最终,他成功中标,拿下了这家公立医院。这一破釜沉舟的决策,让他成为厦门乃至福建公立医院改制“吃螃蟹的人”。次年,以厦门眼科中心为根基,华厦眼科正式启航,这成为了他从贸易领域跨界医疗行业的关键转折点。
在苏庆灿的带领下,华厦眼科后续逐步走上了连锁化发展的道路。2010年,华厦眼科开始在福建省内实行连锁化扩张战略,先后在福州、泉州等地开展眼科医疗业务。
同年12月,他又成功控股上海和平眼科医院,迈出了向福建省外发展的重要一步。此后,华厦眼科的扩张步伐不断加快,陆续在更多城市成立新的眼科专科医院。
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,华厦眼科已在全国18个省和直辖市、49个城市开设61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5家视光中心,辐射国内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、华北等广大地区,通过连锁运营的模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11月7日,对于苏庆灿和华厦眼科来说,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。这一天,华厦眼科在创业板成功上市,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眼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。
登陆资本市场,不仅为华厦眼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,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随着华厦眼科的不断发展壮大,苏庆灿的财富和影响力与日俱增,其在近年多次荣登各大富豪榜。
财富缩水背后业绩承压,苏庆灿曾被留置
苏庆灿财富缩水的背后,根源直指其掌舵企业华厦眼科的业绩压力。对于苏庆灿今年财富下滑的情况,胡润研究院也在此次揭晓榜单时表示,系因华厦眼科营业成本增加导致增收不增利。
雷达财经注意到,尽管华厦眼科自诩其在分院数量、年诊疗人次、眼科手术量、收入等多个维度位居行业前列,但其业绩较为依赖华东地区。
财报显示,2023年,华东地区为华厦眼科贡献74.14%的营收。与之对应的是,西南、华南、华中、西北、华北地区的营收占比均在10%以下,最低的西北地区、华北地区营收占比甚至不到2%。
此外,毛利率数据也暴露出华厦眼科区域发展不均的痛点。2023年,华厦眼科华东地区业务的毛利率达到51.04%,但同期其他地区的毛利率均未能突破50%,而西北地区业务的毛利率甚至低至30.66%。
不过,在公司官网上,华厦眼科还提到,未来其计划在国内新增120-150家眼科医院,以及200家眼视光中心,条件成熟时还将布局美国、澳洲、东南亚等国家地区,并构筑战略纵深,不断向眼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。
截至目前,华厦眼科2024年的业绩尚未揭晓,但从其去年的三季报中已能窥见其增长乏力的迹象。去年前三季度,华厦眼科斩获31.82亿元的营收,相较上年同期的31.03亿元实现2.55%的增长,但相比上年同期的22.98%的营收增速大幅放缓。
营收增长有所放缓的同时,华厦眼科的净利润指标也亮起了“红灯”。财报显示,去年前三季度,华厦眼科实现4.2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。而上年同期,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5.57亿元,这意味着华厦眼科的盈利规模同比减少了约1/4。
而与行业龙头爱尔眼科相比,华厦眼科的差距更为显著。去年前三季度,爱尔眼科录得163.02亿元的营收,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达34.52亿元。据此计算,爱尔眼科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是华厦眼科的5.12倍、8.2倍,这组数字直观展现出两者在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上的鸿沟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华厦眼科的掌舵者,苏庆灿此前还曾卷入留置风波。2023年12月6日,华厦眼科发布公告称,公司于当天收到通知,身为公司实际控制人、董事长的苏庆灿,因个人原因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。
彼时,华厦眼科强调,截至本公告披露日,公司未收到有权机关对公司的任何调查或配合调查文件。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,已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,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运作。
华厦眼科还表示,截至本公告披露日,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,除苏庆灿外的公司其他全部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均正常履职,公司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正常,本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。
时间转眼来到了2024年6月,华厦眼科通过公告披露了此事的最新进展:公司收到苏庆灿家属通知,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苏庆灿的留置措施。不过,苏庆灿仍被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。华厦眼科还表示,所涉及事项与公司无关。
雷达财经注意到,除了实际控制人曾卷入留置风波外,华厦眼科也曾频频受到行政处罚。根据招股书披露,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及2020年1-9月,华厦眼科受到的行政处罚分别为31次、23次、16次、9次,合计达79次。
彼时,华厦眼科在招股书中详细披露了26项“受到1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”。除少部分被现场没收的实物物品外,前述处罚的总金额约为252.94万元。
从处罚种类看,华厦眼科遭到的行政处罚可以分为违法宣传、构成不正当竞争,医生擅自行医,骗取社会保险金,使用过期、无合格证明文件医疗器械,环保违法等各种情形。
有关苏庆灿及华厦眼科的后续发展,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。
#社区牛人计划#股票配资指南